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搜索
干细胞之家 - 中国干细胞行业门户第一站 干细胞之家论坛 干细胞行业新闻 解读近期乳腺癌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朗日生物

免疫细胞治疗专区

欢迎关注干细胞微信公众号

  
查看: 11565|回复: 0
go

解读近期乳腺癌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1 
威望
24651  
包包
141066  

优秀版主 博览群书 美女研究员 优秀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22: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解读近期乳腺癌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v1 a1 K. p5 p5 u  `
来源:本站原创 2018-10-19 21:439 X, `, M, j, m' x9 o5 b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h% G% i+ M2 ]$ E4 T0 [
9 p' I8 h6 o0 a5 ^' w$ t3 Y
【1】JCI:特殊免疫细胞有望成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9 Q! ?1 v$ W) j/ M
doi:10.1172/JCI99673, q: i2 a( {1 S$ z# n% n5 ?5 A
大约15%的乳腺癌被归为三阴性乳腺癌,因为这类乳腺癌缺少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和Her2受体;这类乳腺癌常常并不会对靶向性激素疗法产生反应,其更趋向于恶化,通常还会对其它系统性的化疗手段耐受,并会转移到患者机体其它组织中去。如今研究人员观察发现,机体血液中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水平较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常常预后较差,但截至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MDSCs是如何被招募到原发性乳腺肿瘤位点,并促进癌症的进展和扩散的。
3 t  L+ A& J/ m: R, k" r" j! X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MDSCs与乳腺癌恶性进展之间的关联,文章中,研究人员在肿瘤细胞中鉴别出了一种名为deltaNp63的特殊蛋白,该蛋白能指挥MDSCs进入到肿瘤以及转移性位点中,从而就会进一步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阻断蛋白deltaNp63或MDSCs就能降低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机体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8 u) r" ~6 ~$ p4 i【2】BCR:靶向作用胶原XIII蛋白有望成功治疗乳腺癌转移
" }% W1 O  e& ^( fdoi:10.1186/s13058-018-1030-y( E3 `: z7 B5 W: U$ t+ \7 }7 _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靶向作用一种名为胶原XIII(collagen XIII)的蛋白质或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转移。0 [" t* L! @, I1 f% z
乳腺癌开始于上皮细胞,即排列在机体器官和组织中的细胞,一般而言,当从细胞外基质上脱离后,大部分的上皮细胞就会死亡,这种类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称之为失巢凋亡(Anoikis);然而,转移性的癌细胞对失巢凋亡具有一定耐受性,这就会促进其在机体中循环,并且在其它器官中开始生长。
9 Q, @8 y  L9 W# {$ x' I  p: u, b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胶原XIII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蛋白能够促进癌症转移,因为其会增强癌细胞对失巢凋亡的耐受性。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乳腺组织而言,胶原XIII蛋白的表达在癌变的人类乳腺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小鼠模型中,胶原XIII的表达对于乳腺癌转移非常关键。
* X0 ?8 e, g: {0 X
9 R8 C/ a  ]! D9 f7 o【3】IJC:摄入加工肉类真的会增加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
8 S8 k) [/ c! ^doi:10.1002/ijc.31848( p; X% d8 c! O$ v
如今大量有关红肉和加工肉类与个体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对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回顾。% u  b+ N% e2 E8 Z% x5 v4 F" d
在分析中研究人员对比了15项研究的结果,涵盖最高和最低的研究类别,这些文章指出,摄入加工肉类与个体乳腺癌风险增加9%的比例存在直接关联;本文中研究人员并未观察到红肉的摄入(未加工)与个体乳腺癌患病风险有关。' O  @' {4 M4 o: k
其中有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患者的N-乙酰转移酶2乙酰化基因型,评估了红肉和个体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这种酶类活性的差异常常被认为能够修饰肉类的致癌效应。研究者并未观察到快速或缓慢型N-乙酰转移酶2乙酰化基因型患者摄入红肉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X7 t; k5 m8 U& F0 y+ J
【4】JNCI:神奇的纳米颗粒或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反应且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 t! s" O" Y# _& \1 Mdoi:10.1093/jnci/djy131
: A/ q$ W) A' }1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将调控肿瘤的纳米颗粒与多柔比星相结合来增强临床前乳腺癌模型对化疗的反应,这种组合性的策略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未来有望帮助治疗癌症患者。化疗是很多癌症的一线疗法,然而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通常是疗法有效性的关键屏障,这通常就需要患者接受更高剂量的药物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患者重复高剂量的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常常会给其健康带来潜在的有害效应,比如损伤健康组织和器官等,这些对于患者而言都是致命性的。+ J& A1 L: Q* r$ ^" U
研究者Xiao Yu Wu表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寻找新的方法,从而以最低剂量的化疗给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发出的新型组合性疗法似乎就能够降低肿瘤对多比柔星的耐药性,从而使得化疗在低剂量水平下仍然有效。实际上研究人员发现,利用肿瘤调节纳米颗粒及常用化疗药物联合进行单一治疗就能给临床前癌症动物模型带来60%的治愈率,相比仅用化疗方法而言,还能够让模型机体的肿瘤完全消退,同时增加5倍的预期寿命。
. R; j. l8 W% k5 ]5 [7 h  h/ ^. a/ d- m
【5】ACSMC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乳腺癌的新型药物分子
9 P0 D5 E" E: s+ c" L: D) |doi:10.1021/acsmedchemlett.8b00106# q1 u' b1 N* Y4 J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设计并且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分子,其能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机制来抑制或破坏乳腺癌细胞,尤其是那些治疗那些对药物耐受或处于转移性癌症阶段的患者。
: F+ C; M. Q9 c5 J% n- l这种新型分子能够被加入到研究人员的药物库中,从而帮助开发降解或抑制雌激素受体的新型疗法,雌激素受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蛋白,在过去30年里,其常常能被作为乳腺癌疗法的单一重要靶点。研究者Abhishek Sharma说道,我们所开发的这种分子的独特优势就是其是一种从根本上完全不同的结构,此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能够降解或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功能,其并不是当前药物的一种调整,而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
( z  c8 q6 A# {【6】Cancer:减肥能够降低更年期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2 N( i% [: `/ [% F6 bdoi:10.1002/cncr.31687
" C! B  R; m  t! g一项针对绝经后妇女的研究发现,减肥效果明显的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低于体重维持不变或体重增加的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减肥可能有助于降低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2 I9 X" u5 e2 K: J1 _  {8 z9 _虽然肥胖与乳腺癌的风险密切相关,但相关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加利福尼亚州Duarte国家医疗中心的医学博士Rowan Chlebowski及其同事分析了参加世界卫生计划观察研究的61,335名女性的信息,这些女性之前没有患乳腺癌, X线照片结果也显示乳房正常。进一步,该研究分析了开始时和3年后女性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 `" j+ Q" o3 g
' P/ n2 P. O3 m9 u) F
【7】Cell Rep:饮食或会影响机体乳腺微生物组 从而影响个体乳腺癌的风险
9 k+ N& b1 }9 w& u- C/ i& _( ~doi:10.1016/j.celrep.2018.08.078! o( j$ h* s1 H* f: g1 C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Wake Forest School of Medicine)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饮食或会影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机体乳腺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此前研究人员发现,地中海饮食能够增加益生菌的丰度,从而帮助抑制哺乳动物机体的肿瘤生长。) C+ b" h. t0 T, g/ l& C+ b" [
研究者Carol Shively说道,我们首次发现,乳腺特异性的微生物组或会被饮食明显影响,然而这是建立在非人类灵长类雌性动物模型基础上的,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对人类健康进行相关研究,如今研究人员就能对乳腺中的微生物组进行干预来保护其免于乳腺癌的发生。
% X8 D! q* ^0 w% |饮食作为一种可能影响乳腺癌发生的生活因素,如今已被研究人员广泛研究,摄入富含糖类和加工食物的高脂肪西方饮食的女性常常患乳腺癌风险会增加,而摄入由蔬菜、鱼类和橄榄油组成的西方饮食的女性的患癌风险则相对较低,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良性病变组织而言,恶性的乳腺肿瘤中所含有的乳杆菌属水平较低,这就表明,微生物菌群的失衡可能会促进乳腺癌的发生。3 e' R: R5 ]' u" @- K# V! K
【8】Science子刊:利用p95HER2-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靶向杀灭乳腺癌细胞
! _6 B; j5 v" `doi:10.1126/scitranslmed.aat1445; u$ B- \7 q$ `7 e: `& O4 i3 |+ N
就在不久以前,针对癌症的免疫疗法被定位为一种新兴的甚至是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是没有良好的治疗记录。然而,如今,针对不同肿瘤类型的新型免疫治疗试剂,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正日益成为最具创新性的和强大的抗癌策略之一。确保这些新型治疗方法实现它们的真正潜力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成功地让免疫系统仅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同时不能攻击所有的健康组织。
& k3 C9 y% r2 Z* S1 F" _) [: J7 p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将这种挑战视为一种治疗机会。他们揭示出p95HER2-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p95HER2-T cell bispecific antibody, p95HER2-TCB)能够成功地将淋巴细胞直接引导到癌细胞上,以便进行靶向杀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0月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95HER2–T cell bispecific antibody fo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Z3 y/ a- N* n; O2 l

5 V/ N  D- ]' Z5 I0 t6 n+ {0 R【9】Cancer Res:发现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
8 i* g1 m" h' q" p7 `doi:10.1158/0008-5472- f  i( Y. B/ k. }! h! v
某些特定的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因子信号不仅可以作为HER2阴性的肿瘤的诊断工具,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靶标。9 f' ?) Y/ n% s' a
一个由杰克逊实验室(JAK)教授Karolina Palucka博士和贝勒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的研究发现乳腺肿瘤中通常会发现IL1b(白介素1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驱使的炎症,这可能是女性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中的一种IL1信号。0 T7 |; o. {1 X/ }3 u2 c
“我们发现乳腺癌中IL1b会促使产生促癌炎症。”Palucka说道。“这与临床预后较差存在联系。我们发现使用天然的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可以有效地靶向病人体内的这一信号。”
7 Y+ F+ k7 J$ X, ^【10】Nat Commun:准确无残留!荧光探针精准指导手术切除乳腺癌!6 m% L1 C' f. }( T0 T
doi:10.1038/s41467-018-05727-y
* O9 P: \5 m0 i一个来自荷兰和中国的合作研究团队对一种用于辅助乳腺癌病人手术过程中肿瘤组织切除的荧光探针进行了测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Z0 b4 Q1 B' Q
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病人常常会切除一些必需的正常乳腺组织,因为常规手术会切除肿瘤组织周围一圈的正常组织,以此来防止隐藏的乳腺癌组织被残留下。尽管如此,仍然还有20%的病人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来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很难区分,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常常会依赖他们的手指去寻找小的肿瘤块。
& v' y2 Y4 F! E5 p1 F5 K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医学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开发荧光染料以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性。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荧光探针是可以注射到体内使癌细胞发光的化合物,从而使癌细胞更容易被看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注意到尽管相关的研究很多,但是并没有人测试过使用这些荧光探针是否可以提高临床手术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一个相关实验。(生物谷Bioon.com)
5 d. y6 U9 J3 s$ {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干细胞之家 ( 吉ICP备2021004615号-3 )

GMT+8, 2024-7-6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